秋季进补 商家抢喝“头啖汤”
导读:天气渐凉,滋补正当时。秋冬养生季,各类滋补品逐渐进入消费旺季,商家从金秋九月起就开始发力。广州国际医药港举办高端滋补品采购交易会、大参林筹措第四届参茸展销会、金康药房张罗“参茸节”……
涂端玉
主打“秋冬滋补送礼送健康”概念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涂端玉 摄
天气渐凉,滋补正当时。秋冬养生季,各类滋补品逐渐进入消费旺季,商家从金秋九月起就开始发力。广州国际医药港举办高端滋补品采购交易会、大参林筹措第四届参茸展销会、金康药房张罗“参茸节”……
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得知,看好大众愿意花钱“买健康”,线上线下医药零售商正在抢喝今秋滋补品市场“头啖汤”。
文/表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涂端玉
图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波(署名除外)
线下:“买贵退差价” 门店滋补产品销售回暖
“能不能拆了包装给我看一下?或者我自己看中的那几根人参你帮我组合包装一下?不用太花哨,我送爸妈,他们不是外人。”在某药店滋补品专柜,一位消费者在向店员咨询。“今年阿胶价格还可以,我先买一点回家,有需要再来买,反正我是会员,随时有会员价。”另一边,一位阿婆也忙着咨询是否有优惠促销。
近期,不少线下商家提前感受到消费者捂住钱包重实惠的特点,金秋促销齐齐打出了“物超所值”牌。走进广州市白云区某连锁药店,记者见到店员正在张罗阿胶、黄芪精上架。“看中了什么?都有折扣,有的是第二件五折,购买阿胶可以帮你免费熬胶。”店员介绍说。记者看到,货架上不少产品的标价牌旁边都贴着“买贵退差价”的标签,货架正上方海报写着“秋冬滋补送礼送健康”的宣传语。
“街坊都追求高性价比,以广州热销的西洋参为例,消费者一进门,我们就会问是不是自用,自用就采用简易包装甚至直接用袋子装,省去精美包装盒的费用。”金康药房总经理郑浩涛告诉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,今年门店“参茸节”主打就是划算,除此之外则是强调货源正。“以新会陈皮为例,消费者购买时我们会手把手教怎么溯源,让大家买得放心。”他表示。
“我们这次举办的大会汇聚了上千个品牌商家带来的数万件滋补品,一线货源价比同类市场要低10%~30%。”广州国际医药港有关负责人介绍称。
“门店滋补产品销售正在回暖,少数品类增速较快。”大参林相关负责人告诉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,从近期市场反馈以及行业预测来看,今年秋冬滋补品销售有望迎来增长新高。
哪些品类有望热卖?“一是应季商品如红参、鹿茸等卖得不错,这一类的滋补品既可以煲汤又可以泡酒;二是送礼属性产品如冬虫夏草、燕窝等,适合送给长辈亲朋,国庆中秋节前夕就可能迎来销售小高峰;三是带有功能性的新型滋补品如酒制蜂胶、熊胆粉、灵芝孢子粉等,具有降脂解酒提高免疫力的功效,现在都较受市场青睐。”其表示。
线上:“上新”不断,不少“老店”单品月成交量上万件
就电商渠道而言,本月可谓是滋补品“上新”月,有店铺就打出了“新品上架,半价起售”的招牌。记者在淘宝平台搜索滋补品发现,有店铺应季推出“全家秋季润燥套餐”,有店铺主打“应季养生佳品”,有的正在力荐“气血茶加强版”,有的表示“自用首选,性价比高”,还有的则强调买之前应“咨询客服辨识体质”。据悉,不少“老店”的滋补品单品月成交量达到了上万件。记者浏览评价发现,不少留言都集中在用料是否丰富、效果好不好以及会不会进行复购上。但就冬虫夏草这个品类,记者发现评价出现了两极分化,有个别消费者反馈不会辨别、买了后悔,还有人则表示完全不清楚产品功效质量到底如何。
变化
年轻消费者更注重“内服+外调”
中国滋补品市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,消费者对各类滋补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都在不断提高。随着都市人群生活节奏加快,方便快捷有效的滋补品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。
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0-2025年滋补保健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》显示:一方面,包括燕窝在内的中式传统滋补品依然有热度;另一方面,年轻消费者养生往往更为注重“内服+外调”。不少人偏好含天然成分的保健品,果蔬植物有机萃取产品也受到市场欢迎,中药材、珍稀成分依然受青睐。
还有不少消费者会选择由茯苓、陈皮、决明子、山楂等纯中药配方制成的茶来代替日常茶饮。
记者观察
“一分钱掰成两半花”是金秋滋补市场消费一大特点。以前是疯狂囤货,现在是一两一两地买;以前是上来先看包装,现在是专注挑拣。不管是送人还是自用,消费者都开始不重面子重里子。
一说到进补,过往不少消费者多会想到燕窝、冬虫夏草、鹿茸等名贵滋补品,但随着消费理念日趋成熟,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也更趋向理性务实,在注重产品品质的同时会高度关注性价比。记者身边就有朋友表示:“药食同源,各种中式滋补品其实都可以找到‘平替’。”
面对“走过路过不要错过”的宣传,希望大家理智消费不盲目,顺应时节养生、因人而异进补。